焦点访谈热议“大食物观” 植物蛋白食物将迎来更快发展风口
5月28日,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播出《“大食物观”让百姓餐桌更丰富》专题报道,报道中介绍了当下我国食物资源的开发现状以及重要创新成果,科技的创新则是保障了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其中着重提到,植物蛋白食物作为保障蛋白供给需求的有效手段,将受到更多重视与关注。
政策大力扶持
早在5月10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十四五” 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中提出:“发展合成生物学技术,探索研发‘人造蛋白’等新型食品……实现食品工业迭代升级,降低传统养殖业带来的环境资源压力。”通过科技创新的手段,提高食物产量,提升质量和多样性的同时,开辟新的获取食物的途径。丰富老百姓的菜篮子,让老百姓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再到吃得健康,充分满足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正是大食物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5月20日,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组织召开“大食物观”学术研讨会。会议以“大食物观”为主题,围绕动物、植物、微生物等食物资源的开发现状、重要创新进展及存在的问题开展研讨。与会专家交流了营养视角下我国食物自给率的现状、植物性食物开发思路、动物蛋白保障方案、水产品生产潜力分析、植物基和替代蛋白等未来食品发展的重点任务与挑战,提出了下一步的创新方向和政策建议。据了解,会议进行了网络直播,1.8万余人次实时在线观看。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教授陈坚在研讨会提出:“未来食品可能变革传统的食品工业制造模式,主要表现之一是通过食品和生物技术的结合,改变传统的种植养殖方式,以车间生产模式制造肉、蛋、奶、油等等。”他还提到,大量的医学研究表明,在动物蛋白中加入一定的植物蛋白,可以显著降低死亡的风险。在他看来,未来食品将以创新与科学的方式使人更健康。
宏观来看,在环境、资源压力刺激下,加上政策的大力支持,合成生物学赛道的爆发是当前全球对于环保、清洁、可再生的生产方式需求日益增长的直接体现。以生物合成的方式替代化工合成在未来有着广阔的前景,植物肉仍是近年十分重要且值得广泛关注的发展趋势。
发展正当其时
近年来,植物肉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迅速,有力地减轻了种植业和养殖业所带来的环境和资源压力;另一方面,随着生物科技的发展,植物肉在原先植物蛋白基础上,用生物技术合成配料,足以制造出风味更好、营养更丰富、口感更优越的食物,实现更加精确的营养搭配,满足人们更多个性化的饮食需求。
公开数据显示,2019 年全球植物性人造肉的市场规模约为 121 亿美元,预计到 2025 年将达到 279 亿美元。在此背景之下,我国的植物肉市场起步虽晚,但发展迅猛。其中以庖丁造肉为代表的植物肉品牌,正在为中国人的菜篮子带来更丰富的选择。
上一篇 酵素菜谱 | 酸汤胡萝卜土豆
相关文章
- 「星期零」x 遇见小面,联名打造新品“灯影植物牛肉拌面”,上线第一天,多店售罄
- 五芳斋与江南大学合作建厂,年产3万吨植物基蛋白肉!
- 力矩中国宣布向六家新蛋白公司进行早期投资 人造肉 替代蛋白 植物肉
- 力矩中国新蛋白企业孵化服务持续招募创业者,替代蛋白
- 上海封控期间植物肉社区团购调研报告
- 大树集团:年产10万吨植物基酶解智慧车间开工,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 PLANTAG植物标签推出植物基咖啡
- 「星期零」推植物肉丝新品“辣嘶嘶”,与螺霸王联动
- 香港「谭仔」及「三哥」米线推植物猪肉水饺及炸酱
- 零售巨头山姆携手本土植物蛋白食品领先品牌「星期零」推首款植物肉餐食
- 法国鸡肉巨头LDC将在2026年前增3倍植物基产品,预估家禽产量下降15%
- 植物家“绿色能量”为异乡人守“沪”归家路
- 报告推荐 | Proveg:“此刻是肉类生产商进入植物肉领域的最佳时刻”
- 全民营养周“两杯奶”引热议 专家表示或将推动豆奶产业发展播
- 气虚,请多吃这些食物,附8道素食菜谱!
- 哪些食物是抗炎的?(翻译:Li Yuanyuan)
- 一个只有8味食物的经典配方,既能补气,又能养血
- 米特加(淄博)植物基肉制品生产基地项目正式开工
- 引发炎症的食物(翻译:Li Yuanyuan)
- v2植物肉亮相罗森便利店,加速零售渠道多元化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