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善切勿犯邪淫,否则一切光明福报全部减退!

时间 2024-03-23 09:22戒邪淫故事作者:莫逍

善意的提醒:凡是弘扬中华正统传统文化(佛,道,儒,中医药等),劝人向善,利益众生的文章,您可以不相信,请一定不要诽谤,因为诽谤该类文章,会误导很多人不走正道,让很多人心生邪念而作恶,既害人,又害己.这种诽谤对众生有极大损害,是最损阴德,最折福报的恶行,按佛经所说:这种诽谤恶行,现世就会折福折寿,招来疾病和灾祸(迟早而已),命终后还会堕落三恶道,受极大苦恼.世人多不信因果,因果何曾饶过人.因此,精明的您,可以不信,请一定不要诽谤.  现在的人对性行为总是喜欢说只要我高兴,有什么不可以,你看也没怎样啊,都什么时代了!不要太迷信什么因果之说!此话真是可怕啊。  邪淫属现世报!什么是邪淫? 凡非自己妻室,无论良贱,均不可与彼行淫。行邪淫者,是坏乱人伦,即是以人身行畜生事。现生已成畜生,来生便做畜生了。世人以女子偷人为耻,不知男子邪淫,也与女子一样。邪淫之人,必生不贞洁之儿女,谁愿自己儿女不贞洁?自己既以此事行之于前,儿女禀自己之气分,决难正而不邪。不但外色不可淫,即夫妻正淫,亦当有限制。否则不是夭折,就是残废。贪房事者,儿女反不易生。即生,亦难成人。即成人,亦孱弱无所成就。世人以行淫为乐,不知乐只在一刻,苦直到终身与子女及孙辈也。此三不行,则为身业善,行则为身业恶。第四,口业。口业有四:妄言、绮语、恶口、两舌。妄言者,说话不真实。话既不真实,心亦不真实,其失人格也大矣。绮语者,说风流邪僻之话,令人心念淫荡。无知少年听久,必至邪淫,以丧人格,或「手淫」以戕身命。此人纵不邪淫,亦当堕大地狱。从地狱出,或作母猪母狗。若生人中,当作娼妓。初则貌美年青,尚无大苦。久则梅毒一发则苦不堪言。幸有此口,何苦为自他招祸殃,不为自他作幸福耶?却不知当你在邪淫时.你的福德或你的祖先所积的福德.已经一点一滴的流失当有灾难来时.无福可挡.灾祸必定随时降临在你身上!并连带家人也会受影响!若能从此悔改从善.福德尚可以挽回!既有福德.不再为恶.顺应天理!将来自己或儿孙方有出人头地的一天。若不知悔改.而怪力乱神.(怪祖先不保佑.祖坟风水不对!家里什么地方摆设不对或冲到.犯煞.找命理老师.找高人....等等)就算一时让你渡过灾祸.但保证过不久灾祸必定接二连三而来!  《善生子经》言:淫邪有六变当知,何谓六?不自护身,不护妻子,不护家属,以疑生恶,怨家得便,众苦所围。已有斯恶,则废事业;未致之财不获,既获者消,宿储耗尽。  喜欢为非作歹的人,以为骗财骗色是聪明的表现,欺压善良是光荣的行为,所以就乐此不疲,看到可骗的就骗,看到可欺的就欺,事后还不知觉醒,尚洋洋得意,认为自己有办法。  所以就凭着权势,凭着自己身强力壮,而一再的胡作非为,以为天不怕,地不怕,人不知,鬼不觉,像这种人。骗人能骗一时,不能骗一世,欺人能欺一时,不能欺一世,因此经常逞一时之快的人,到最后都要尝到痛苦的报应。  行善必昌,行善不昌,前生或今生必有罪业过错,罪报削尽必昌。犯邪淫者生众罪恶,决为恶首,切不可不察。有人说我做很多善事,行邪淫不算什么,此为愚昧之想啊, 行善切勿犯邪淫,否则一切光明福报全部减退!作恶必殃,作恶不殃,前生或今生必有善行功德福报,福报耗尽必殃。所以行善之人,表面上看来是吃亏,但是最后都占到便宜。作恶的人,表面上看来是占便宜,但是最后都要得到报应。  命运的大秘密:因果观之富有与贫穷  财富是一个人福德的果报,佛教并不反对人拥有财富,相反佛教中对于福德是支持大家去拥有的。《法华经》法师功德品曰:资生业等,皆顺正法。智度论十九曰:正命者,一切资生活命之具,悉正不邪。实际上每个人都应该拥有无尽的财富,因为我们都有这样的资格。  《大庄严论》所谓少欲者,非必恶衣食,无诸资生具,以之为少欲。告诉大家少欲不等于贫穷。不是一定要很穷,很苦、怎么难过怎么来,才是佛教。但是佛教中讲获得财富的方法,和世间人的成功有所不同。我们看看世尊讲,获得财富的原因是什么: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少资生报。一者自行偷盗。二者劝他偷盗。三者赞叹偷盗。四者见盗欢喜。  有十件事情,能够让人得到少资生报,即种种财富资具缺少、贫穷的果报。一是自行偷盗、二是劝他偷盗、三是赞叹偷盗,四是见到偷盗十分欢喜。  这四条并不难懂。偷盗的果报就是贫穷,所谓偷盗,经典上有过解释:若他物、他物想、若重物、盗心、举离本处。那就是本来是他人的东西、或者你知道认为这是别人的东西,这个东西还是有价值的,起了据为己有的心,并且实施行动,将其取走。这就是偷盗。另外偷盗还有不同的方式,不仅自己做是偷盗,让他人、派遣他人偷盗都一样。另外劝人偷盗、称赞偷盗、见到偷盗心中欢喜,都是贫穷的因。  不偷盗是佛教的根本戒律之一,没有一个偷盗者,越来越富有的。  五者于父母所。减撤生业。六者于贤圣所。侵夺资财。  对于父母减少生活上的供养,本来应该负担的责任,却不去履行。对于圣贤居所,侵夺其资产。这是贫穷的果报。  其实这个现象,我们很容易观察出来。社幷会上十分富有的人,很多对于自己的父母是十分孝敬,对于父母是尽力供养的。对父母不好,却很富有的,不是没有,很少。而且他的财富也很难能保持的住。  七者见他得利。心不欢喜。  见到他人得利,心中不欢喜、不高兴。  这一点有些普遍性,我们经常是这样的,别人赚钱了、获得利益了、得到好处了。心理不平衡,觉得这个世界不公平。其实这个世界很公平,因为这样的想法,本身就是贫穷的因,不脱离这个思维定式,想要富有有点困难。  为什么别人得利,我们不高兴呢?

就是妒忌、嫉妒嘛。这个情绪很隐蔽的。不容易发现。需要我们仔细观察自己的思维情绪。它可以有很多方式,甚至以十分正式的面目出现。比如学佛了嘛,看到他人赚钱,说这个财富不一定是好事情呢,将来很可能因此而造罪。道理讲的不错,不过我们反观自己,是否真的是这么想?真的是视金钱如粪土?如果这笔钱摆在自己面前那态度还是如此吗、心理真正的情绪是什么?起心动念是骗不得因果的。  如果有这个情绪习惯,是很难摆脱,每天随时随地,都可能处在这种状态中。对我们的福德有极大的影响。  别人有了利益,我们要知道,一定是从前其有相应的善因,才有如此福德的果报。这个是我们该替人高兴的。  八者障他得利。为作留难。  对于他人获利的事情,进行阻碍。  这个情况也是不少的,别人做某件事情会有利益,那么用各种方式取阻止、阻碍他。给他设置困难。可以是一句话:赚这么多钱,贪呢,没良心。也可以是具体行动,就是不让他那么顺。都属于这个范围。有这样的言行,想要富有是不太可能的,因为这个种子是贫穷的种子,不会长出富有的果实的。  九者见他行施。无随喜心。  见到他人布施,没有随喜心。或者说,见到他人布施,反而不高兴、不赞叹。  见到他人布施,无论是法布施、还是财布施,没有随喜的心,因为各种原因,觉得不高兴。可能是不顺自己的心,可能是觉得自己被比下去了。等等。这是非常不好的。本来随喜是最容易、最迅速积累福报的方法,如果我们没有做,不仅丧失了大利,还种下了贫穷的果报。  只要法布施,讲的是正见,财布施,不是布施的毒药枪炮之类,那么我们都该随喜赞叹。  十者见世饥馑。心不怜愍。而生欢喜。  见到世间有饥馑灾祸,心中不怜悯,甚至欢喜。这是贫穷的因。幸灾乐祸的心态是要不得的。这个有损福德。不厚道啊。  以是十业。得少资生报  因为这十件事情,会得到贫穷的果报。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多资生报。一者自离偷盗。二者劝他不盗。三者赞叹不盗。四者见他不盗。心生欢喜。  那么想要财富该怎么做呢?把上面的几点,反过来就可以。  同样十件事情可以得到财富的果报:  首先就是不偷盗、不劝人偷盗、不赞叹偷盗,见到他人不偷盗,而生欢喜心。  五者于父母所。供奉生业。六者于诸贤圣给施所须。  对于父母尽力供养、不要放弃自己的责任。这一点不仅这部经典,还有很多经典都说过,供养父母等同供佛,放着现成的在世之佛不供养,却远道去烧香磕头,实在不算明智。对于圣贤僧众,同样要恭敬供养,解决其生活的困难。  七者见他得利。心生欢喜。八者见求利者。方便佐助。  这个其实也是老生常谈,助人之利,成人之美,喜人得益。不过实行起来需要自己去认真观察自己的心念。看看自己的心念到底是什么,这会得到什么果报。佛教其实就是让我们自觉觉他。那么自觉、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是首先要做的,真正了解自己才能改变。  《华严经菩贤行愿品》中于贫穷者,令得伏藏。就是这样的精神,我们虽然不能令得伏藏,但是帮助他人获得财富却是可以做的。这也是自己更加富有的因。  九者见乐施者。心生忻悦。  见到他人布施,心中喜悦,随喜赞叹。无论法财布施,心中一喜、口中一赞,就是获得了富有的种子,这样的事情因何不做。不做亏大了。当然前提是法布施是正见,财布施是善物。这才可以。  十者见世饥馑。心生怜愍。以是十业。得多资生报  见到世间的饥馑灾祸,心生怜悯,不要幸灾乐祸。  这十件事情,是富有的因,不做这十件事情,想要富有,就比较困难。没有种子是出不来果实的。

评论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