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1)释疑篇 17、劝人为善是僧徒之职责

时间 2024-05-12 11:50汉传人物作者:伊新

一七、劝人为善是僧徒之职责

诸位!经中有句话: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谁都会说。但如何是善?如何是恶?则不知其详。故特提出劝善改恶来讲。须要明白劝善改恶,是僧徒唯一的职业。此分二大段:(1)劝善改恶。(2)僧徒唯一的职业。讲到劝善,假使对于善字的道理不了解,怎样去行呢?恶字的意义不明白,怎样去改呢?所以讲到劝善改恶,须先明善恶二字。今从两方面来讲:(1)总讲提纲挈领,(2)别讲条详分析。

今先讲大纲,什么是善?善者,自利利他之谓。什么是恶?恶者,自害害他之谓。在俗语说,就是好事坏事。善恶之范围,有大小之殊,而人们造作,亦不一律。在佛学名辞上,有四料简。从善的方面说:(1)自利顾自己不顾他人。(2)利他完全为他人设想,不顾及自己利害。(3)自他俱利如布施得福等。(4)自他俱不利如诬告人等。从恶的方面说:(1)自害(P135)如吸鸦片烟等。(2)害他如谋财害命等。(3)自他俱害如通匪卖国等。(4)自他俱不害如安份守己。总讲竟,次别讲:

善有十一,恶有二十六。善有十一者:(1)信,信仰真实的道德,对于事物,自己明了之后发生力量,无论如何,不能改变其信仰,如古树盘根,虽遇狂风,亦拔他不动。有此力量,是为真信;反之,则叫做盲从附和了,因为自己未能明白澈底故。所谓信者,信有实体、德相、业用。无始无终,不生不灭,无去无来,非色非空,如如不变,是为实体,即普通人所谓性,亦可说为佛性,心性。德相者,德是功德、福德;在因为功,在果为德。有如是因,必有如是果。你们提倡善举,为人们钦佩景仰,世尊德相亦然,为功则三大阿僧祗劫,舍身、心、生命,救拔苦恼众生,故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推因溯果,颇值得吾人五体投地崇拜信仰的;正如今人崇拜中山先生,为其生前做了不少利益人群事业的缘故。业用者,如你做得好文章,令人看见,不禁悠然景仰,就此发生了力用,是由德相而发生业用。以上就是正信。(2)精进,精者不杂,进者不退。设有信仰而不力行,或参杂功行,(P136)皆非精进。须要信仰纯一,复精勤不退,则功成可待。但要建立在善字上,方可名为精进,换言之,就是断恶修善要精进。(3)惭,惭是惭自己,所谓尊重自己的人格,如我这样的人岂能作恶?(4)愧,愧是怕他人论其长短,所谓十目所视,十手所指,似有傍人,来监督自己。(5)无贪,无贪与不取之义不同,如以心或力换来之物,你不受,则与无贪不同。何以故?因以力或心得来的代价,若不取则不能生活。所以取必要合理,能合理就不妨取,取之亦不算贪,与无厌足之贪相反。(6)无瞋,瞋是瞋恚,即是内怀怨怒,与恨字有联带关系。(7)无痴,痴者,你和他说因果,他不相信,他说没有因果。还有一种对于一切事物,不曾澈底明了,而生执着;若以理开解,仍执着不舍。若和他说宇宙万有是假的,他不信是假,却以为实。这些都是邪见众生,无痴则不然。(8)轻安,轻者非重,安者不苦,轻安是对不轻安说的。何为不轻安?如人生活环境都舒适,内心却异常烦闷,郁郁不乐,内心必有所寄,偏重某一事物,故不轻安,而轻安则反之。(9)不放逸,放是放荡,逸为奔逸;不但你们居家之士,不容易做到,即(P137)出家之人,亦是少有做到的。然则如何方可做到不放逸之地步?必要做到无贪、无瞋、无痴,方可做到。(10)行舍,舍者弃去,行者功用,行舍二字,合成一个名词,而人多不明其意义,其实亦不难明白,行时功行。如你们今日做了一件好事,心中会发生一种好观念,以为自己种了善根,做了一点功德,虽是善因,但其果不大。然则行善要怎样?要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三轮体空,不见有能施之我,所施之物,及接受之人,是为行舍。反之,则行而不舍,是将果报缩小,凡做事要存个应当做的观念,不问有没有功德,只要利益于人。(11)不害,不害是不损害于人。《瑜加师地论》六百六十法中,也有讲善,然如何是善?正如今日所举之十一种,先要起正信,努力为善,惭自己,愧他人;除去贪污的念头,丢开怀恨的心事,不要事事执着,凡事要看开些,则心自潇洒。凡做一切善事,不可认为有功;要观一切众生皆是我的眷属,不可损害,要自己约束自己,向善的路上走!

次明改恶,恶有二种:(1)根本恶,(2)枝末恶。根本恶即是根本烦恼,有(P138)六种:(1)贪,(2)瞋,(3)痴。贪、瞋、痴、是与无贪、无瞋、无痴相反的。慢有七种:(1)慢他人不及我,我看他不起。(2)过慢他的学识同我一样,偏要说我胜过他。(3)慢过慢他比我强,偏说他不如我。(4)卑劣慢此种人以为你有学问,也是个人,我没有学问,亦是个人,大家都是一样,我怎么有不如你呢?一切恶由慢而来,若见其人恭敬谦和,我就要学他,否则便成自在天的眷属了。还有我慢、邪慢、增上慢等。

(5)疑,疑与信相反。有天堂么?有西方么?是有呢?还是无呢,俗说狐疑,所谓狐性多疑,就是此意。学佛之人无决定心,就不能希望成功的。(6)不正见,不正见有五种:①身见执此身为实有。②边见执常或执断,常者谓人则世世做人,马则世世做马;执断者,则谓人死如灯灭,故作善无益,作恶无罪,一死就了,死了是没有什么存在的。上来或执常或执断,皆落二边,故日边见。③邪见拨无因果。④戒禁取此等是外道戒,他见牛生天,以为牛是食草,故能生天,(P139)故亦效牛食草,妄想生天,此为非因计因。盖食草不是生天的因,却认为生天的因。⑤见取有一种外道修无想定,糊里糊涂,以为得阿罗汉之涅槃果;及至报毕命尽,散心复起,还受生死,遂起谤佛,以为佛说涅槃、无生、无漏等,都是骗人的话,不怨自己修错了因,遂堕地狱,这类真是可邻。这是非果计果,以无想天的有漏果,计作阿罗汉的无漏果,岂不糟糕?根本恶已讲了,兹因时间问题,枝末恶不再讲,你们亦可晓得的。今日题目,所谓劝善,就是劝人行上面的十一种善;改恶,就是教人改这数种的恶。劝善改恶,要常常履行。为僧徒者应当时时刻刻念着劝善改恶就是僧徒唯一的职业,若劝得一人信佛,行善,改恶,则家庭、社会、国家,和平安乐了。今再叮嘱一句,记着劝善改恶是佛教徒应有的责任啊!(P140)

评论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