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坛城“早示”:“诗佛”说

时间 2023-12-12 11:35殊胜感应作者:浅陌芳华

药师坛城“早示”:“诗佛”说——王维作为中国文学史上唯一的“诗佛”不仅能坚持较为严格的宗教实践而且也有较高佛学修养】

王维在《夏日过青龙寺谒操禅师》这首诗中写道:“龙钟一老翁,徐步谒禅宫。欲问义心义,遥知空病空。山河天眼里,世界法身中。莫怪销炎热,能生大地风。”在这里,“欲问义心义,遥知空病空。山河天眼里,世界法身中”,前两句是直接阐述自己对般若空观的认识,后两句则通过形象说法表示了自己持般若空观对事物进行“色空一如”的观照所得。般若空观是大乘般若学的理论基础,与传统佛教和小乘部派佛教对“空”的认识不同,般若学认为事物在当下就是空的,并不必要等到构成事物的所有因离散后才是空的,这就是所谓“当体空”“体空”。然而,空只是事物的本质,若从现象方面来讲,事物又是有的,这种只具备现象的“有”,在般若学看来,是一种“假有”,然而,“假有”却不能离开“真空”,正是由于“真空”“假有”相互依存,互为作用,才构成一切事物。反过来,也可以说,一切事物都是由“真空”与“假有”,即现象与本质两方面构成的,“真空”与“假有”只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因此,《摩诃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说:“离色亦无空,空即是受想行识。”《维摩诘经》说得更明白:“色、色空为二,色即是空,非色灭空,色性自空。”对此,《宝积经》解释说:“道行菩萨于此真空妙有,犹有三疑:一者,疑空灭色,取断灭空;二者,疑空异色,取色外空;三者,疑空是物,取空为有。今此释云:色是幻色,必不碍空;空是真空,必不碍色。”这些说法指的是传统佛教和小乘部派佛教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因为因缘和合而生的,一旦因缘和合的条件离散,此事物就彻底灭除,也就是空了。因此,他们将空与有完全对立。至于离空异色,取色外空,这一种则是指早期大乘佛教思潮方广部中某些持“恶趣空”的论说,他们对世间所有事物持绝对否定和怀疑的态度。他们不承认这世界上有任何物的存在。由于他们过分地执着于“空”,所以被后起的大乘般若学视为“死空”“顽空”“无记空”“断灭空”,正是为了纠正他们这种“执空”的错误认识,大乘般若学才提出“空有不二”“色空一如”的观念。所谓“色不碍空,空不碍色”,即是说色只是一种现象,一种表现,从本性上而言,它是空的;而空也并非是说事物不曾存在(非有),它只是事物的一种性质。僧肇在《肇论·不真空论》中说得很明白:“即色者,明色不自色,故虽色而非色也。夫言色者,但当色即色,岂待色色而后为色哉?”他在同一篇文章中辨析说:“直以非有非真,无非非夫无耳,何必非有无此有,非无无此无。……然则万物果有其所以不有,有其所以不无?有其所以不有,故虽有而非有,其有所以不无,故虽无而非无。虽无而非无,无者不绝虚。虽有而非有,有者非真有。若有不即真,无不夷迹,然而有无称异,其志一也。”如果说,在中国的著名僧人中,僧肇是第一个全面、准确地理解了般若学的人物,那么,在中国的著名文人中,王维就是第一个能对大乘般若学义理有准确理解与深入领会者。他不止一次地在诗文中写道:“心舍于有无,眼界于色空,皆幻也,离亦幻也,至人者不舍幻,而过于色空有无之际。”“五蕴本空,六尘非有,众生倒计,不知正受。……至人达观,与物齐功,无心舍有,何处依空?”在《山中示弟》诗中,他还明白地谈到:“缘合妄相有,性空无所亲”,表现出一种对“缘起性空”的般若空观的准确认识,由于王维比一般只懂得小乘空寂义理并将空与有、空与色对立起来的人有较高的大乘般若学修养,所以在他的许多诗文中,并不回避于对“色”亦即“妙有”“幻有”的表现。众多的山水诗通过自然景观来演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义理自不必说了,就在他专门宣讲佛理的一些文字中也可以看出,如在《荐福寺光师房花药诗序》中他明确地说出光禅师之所以培植许多芬芳艳丽的花木,只是为了“以众花为佛事”,而莲座大仙为了说法,也可以“开药草为品”。有人说,在王维诗中,很少看到那些枯寂清冷的色调,而更多的是色彩鲜明且变幻莫测的形相,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只能说明王维对大乘般若学的色空观融会贯通,妙用无滞了。(待续)

评论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