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戏:要了知一切,但不为所动!

时间 2023-09-02 10:45清净的本源作者:嘎玛RBQ

自心迷现的影像

 《泰坦尼克号》中史诗性的灾难爱情故事让很多人观看之后为之动容而潸然泪下,大家被情节中男、女主人公的生死爱别离所打动;《阿凡达》带观影者体验了潘多拉世界的如梦如幻,看过之后不禁会憧憬未知的神秘世界;《生化危机》的演绎带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感,对于影片中异形的出没也使观众内心忐忑而倍感惊悚。影视有太多的表现内容,题材也有悲剧、喜剧、情感、恐怖、文艺等等。一部好的电影制作需要的不光是好剧本、好导演、好的制作团队、出色的男、女主角的精彩表演外,当然更重要的是需要有观众。因为当观影者的我们入戏的观赏之后情绪被影片所带动,在观看时的喜、怒、哀、乐表现的淋漓尽致。演员投入,观众更投入。无论什么题材的影片到结束的时候都会让观影者有种觉得内容真实的与自己息息相关,所以会有激动、流泪、害怕、揪心、大笑、无奈、叹息等等的情绪表现出来。当然观看之后褒贬不一的评论也会一浪接着一浪,一部影片的票房命运也随之被决定。有意思的是,如此让我们觉得真实的情节,和我们复杂的情绪跌宕,其实都是通过一个四方的屏幕和一部放光的放影机所引发的。

 无论放影机中的影像如何呈现,剧情如何跌宕起伏,演员们的角色扮演如何生动,也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影片,当我们作为观众观看时,不外乎一个共性:影片的放映都离不开放映机的播放和呈像的平面,没有一个是离开镜头而独立存在的画面。那么,为什么我们会有那么多情绪的反应呢?因为我们的心动,也入戏了,情绪被情节所控制了,成为了期待故事情节发展的心灵“牺牲品”,更成为了影像内容操控观看情绪的服役者。因为这种入戏的心,我们被迷现在影像中,如此迷现在影像里的心让我们体验了在旁观者看来很滑稽的情绪演绎。

 其实我们不仅是观众,也是演员。我们演的戏诸佛菩萨是观众,但我们几乎演的是同一个题材——轮回苦情戏!其内容是轰轰烈烈的生、老、病、死、爱别离、求不得等等的连续剧。不过观者这次是用出离的心来观看的,对每个情节和故事内容了了分明,但不会大喜大悲。因为诸佛菩萨有出离的定力,对事情的发生有感觉,但不会认为那是真实的。可他们也会为如此苦情的内容而流泪和叹息,但是出发点不同,他们叹息、流泪是因为痛惜演员太入戏,而且自编、自导、自演每一部轮回之苦不能自拔而且无力挣脱。观看者如实地观察,不试图粉饰内容,但是将对于情节的觉受和会被牵动的自心分开了!

如果我们也能培养如诸佛菩萨一般的方式去看戏,慢慢培养一种定力,那么情况会不一样。我们会对剧情认可而且有感觉,但是不代表认为那会是真实的,我们看喜剧也会笑,看悲剧也会流泪,但不会深陷情节中无法自拔。如此培养一种觉知,那么迷失在影像中的自心就会了知一切,但不为所动!

 戏如人生!如果把观戏的这种觉知和定力引申出来,用在生活中,那么生活可以无论喜、怒、哀、乐等等都会翻过一页页;当看世间游戏时,每当过去分分秒秒,也就是一场梦一个剧情而已。如果心毫不动摇,有一种觉知的定力,那么显现的外在一切就如通过放映机所投放在荧幕上的画面一样,并无可得!此时我们会清楚一切影象出现和消失都很自然,外境虽然并非真实消失,但是就如画面一般真实可见,可是了不可得。不过,此时不同的是,作为有定力和觉知的现在观众,不再执着剧情的跌宕起伏了而已,也不会悲喜交加无法自拔,但这样并不妨碍去观看和欣赏。

 其实戏没有变,只是迷失于影像中的心苏醒了而已。试问,我们为什么要把那么多情绪带进生活这场戏来让自己受折磨而同样折磨别人呢?答案可能是我们在扮演不同角色时而混淆了戏份,不能放下,所以痛苦!如果我们能够轻松看过每一场戏,或是扮演好每一个角色就放下,那么这样我们不仅可以享受戏中的喜、怒、哀、乐等等。戏后更能自在的准备开始迎接下一个角色或自在欣赏下一部戏了。

更新于:2023-09-02 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