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修行:灯云法师:没时间修行怎么办_佛弟子如何在家修行
之前有人问我一个问题。他说俗世太忙了没空修行,怎么办?当他问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心里就知道,他对修行没有正确的理解。因为修行就是在生活里面修。
我估计他可能把修行理解做远离这个世间,躲避这个世间。或许是认为应该闭关起来修行,那才叫修行。或者是什么事都不干,躲到禅堂里面,天天参禅面壁,那就叫修行。或者是跑到念佛堂里面,整天在念佛,什么事都不理,那叫做修行,其实这些都是片面的理解。
所以佛在经典上其实也是处处教我们历事练心的功夫。特别是当年六祖慧能大师告诉我们,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的道理。那世间就是我们的生活,每个人家庭背景工作不同,朋友圈不同。那么他在这个世间活动的内容也就个个不同。
那我们就在这些不同的生活氛围当中去历练自我,去修行佛法。所以,这个修行是让我们的身口意都得到清净,就叫做修行。所谓修心养性吧!
我们要把自己妄想纷飞的心修得很平静很干净,把我们胡作非为的行为修得非常的纯真,非常的善良。把我们胡说八道的口业把它修得温文尔雅。所以这些修行都是在生活里面去历练自我,然后在历练当中成长自我。
所以每个人在待人处事接物之间,不管你工作有多忙,你的家庭事务有多复杂,你就在这些复杂忙碌当中历练一颗平常心,这就是修行。
那过去没有遇到佛法的时候,我们也一样的工作,也一样的待人接物,一样的去忙忙碌碌。但是,过去的这些忙碌他是有烦恼的。原因在于他用的心不一样。
因为过去用的心就是得失的心、喜好的心。自己感觉到好东西我得到了,我就高兴的不得了。失去了就愤怒啊,悲伤啊,郁闷得不得了了。
所以这样煎熬自己这一颗心,让自己的喜怒哀乐的情绪忽高忽低。把自己整颗心弄得跟拨浪鼓一样摇来摇去,叮叮咚咚,整颗心就变成一个拨浪鼓了。
所以我们要知道过去没学佛的时候,我们同样生活在世间当中,但是我们生活的是压抑的,是苦闷的。虽然偶尔也会有一点快乐,一点幸福感。但那毕竟是昙花一现,并不圆满,并不永恒。
那现在学佛了,我们工作还是照样工作,家庭还是照样去调理好,然后人际关系还是照样的来往。所不同的在哪里?在心里。我们换一颗心来生活,这一颗心就叫做平常心。
而平常心体现出来就是存心要平等,待人要慈悲,处事要随缘。我们能把这三种心态综合起来,把平等、慈悲、随缘融会贯通了,合起来了就变成了一颗平常心。
然后就用这一颗心跟人聊天说话,跟人一起合作事业,跟家里人沟通了解。这样不但自己要懂这个道理,还要把这个道理跟家里人说明白。然后让家里的人也跟你一样的,这样去运用。只有大家一起用上平常心了,这样全家才能真正达到和乐融融。
假如说自己不懂得运用的话,家里就会弄得乱糟糟的。然后事业上也会弄得非常的不顺心,人际关系也会弄的越来越复杂,矛盾越来越激化。
所以俗物太忙,这个是时代的必然。为什么呢?因为现在这个时代是工商业时代,跟过去的那种农业时代是完全不一样。农业时代它相对来说,除了农忙季节播种时期跟丰收时期,这两个季节稍微忙一点以外,其它情况之下都基本上比较清闲一点。
而且更重要的是,农业时代的人没有竞争,他是靠天吃饭。风调雨顺的话,今年就吃饱一点,吃好一点。假如遇到灾年的时候,欠收的时候,可能今年就要勒紧裤腰带了,反正日子还是要过。
但现在工商业时代它竞争就激烈了,你不管是做哪一个行业,它都在竞争当中,所以连小孩子读书也竞争的很厉害。正是因为在这种大环境当中,大家都在竞争。所以假如没有佛法的调整的话,那么人的心就会变得浮躁。
所以学习佛法之后,我们会发现很多东西都能够看淡,都能够稍微放下一点点,不会那样的斤斤计较了,不会那样的整天愁眉苦脸了。
他反而在忙忙碌碌当中,能拥有一份平常心,这是莫大的幸福。
所以作为一个佛弟子,他不离世间而修佛法,在世间而出离世间,这就是真正的懂佛法的人。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灯云比丘
相关文章
- 黄威南:情到深处人孤独 第五章 如何在无常中相爱?
- 西餐礼仪——如何吃蔬菜
- 如何才是真正的爱自己
- 宣化上人:地震怎么来的?
- 方伦居士:中级佛学教本 第二十九课 三武一宗的灭佛 (一)
- 方伦居士:高级佛学教本 第卅二课 净土宗 (三)
- 梦参老和尚:为什么有些人一修行就犯困
- 龚隽:近代中国佛学研究方法及其批判
- 梦参老和尚:不精进,业障很重该怎么办?
- 素食者如何才能在日常饮食中保证“均衡营养”呢
- 梦参长老:如何把佛法和生活工作结合
- 老法师为梦参长老撰写挽联:遍参知识,广弘圣教;分身尘刹,乘愿再来
- 梦参长老:付出有收获,读诵佛经如何才能得到更大利益?
- 胡晓光:中国真常唯心佛学思想刍议
- 胡晓光:对大乘佛学一些重要问题的思考
- 梦参老和尚:业障生起了怎么办?
- 李利安:如何准确定义宗教─兼与李申先生商榷
- 流浪者群歌 佛陀的十大弟子 第五章 罗侯罗尊者
- [论议第一的佛陀大弟子]畅说无常之理
- 钟茂森:怎么检查自己有没有起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