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4所中国大学,正走在替代蛋白行业尖端,引领更健康环保的饮食未来!

时间 2021-11-26 12:39力矩中国

继上次与大家介绍中国12个替代蛋白品牌后,这次我们来说一下引领中国替代蛋白市场的4大学术机构,分别是北京工商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以及华南理工大学(排名不分前后)。

点击阅读往期文章

本次介绍的这四所大学,都在替代蛋白领域做出了出色的成绩。以下排名不分次序。

01 北京工商大学

去年8月份开始,北京工商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副教授李健实验室团队的名号在中国替代蛋白市场逐渐打响。

李健,佛罗里达大学博士后,北京工商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在于通过科技手法提升“植物肉”产品的口感及质感。李健及其团队深度参与中国植物肉多个项目的研发及运营,对中国植物肉行业有着深入的了解和丰富的实战经验。 北京工商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副教授李健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改善植物肉的口感问题,比如去掉植物蛋白中的一些异味,从而制造出无味的植物蛋白,扩大蛋白利用的基础。

大事件回顾

1. 珍肉(北京)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是2019年8月16日新成立的公司,其曾在8月宣布与北京工商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副教授李健实验室团队合作研发的中国第一代“植物肉月饼”于9月中秋面世,总共只发售3000盒。9月份,双塔食品发布公告称,公司与珍肉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研发出了豌豆蛋白素肉月饼、豌豆蛋白素肉馅料部分产品,宣告国内植物肉落地。

 珍肉月饼

2. 另外一边的青山纸业,也于2019年8月发布公告宣布,青山纸业联合其他六家单位共同投资设立了福建省军民融合后勤(食品)保障有限公司。随后,还与北京工商大学达成技术合作协议,合作研发植物肉食品技术,主要希望能研发出即食、便捷、易携带的植物肉产品,更好地应用于战时应急。双方将就植物肉的产品研发和风味改良进行深入合作,开发出更符合消费者食用的植物肉应用产品,2020年底前双方合作的第一批植物肉产品将有望面市。

02 江南大学

江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在食品饮料领域拥有很强的科学研究和服务行业的能力。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教育部高等学校食品学科领域唯一的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另外,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赵鑫锐博士团队的《人造肉大规模生产的商品化技术》,被列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2019年4月,他们进行了成果发布。结论显示,国内外均已具备将细胞工厂生产的培养基肉制品商品化和市场化的基础,可以在短期内生产出市场认可度高的培养肉制品。但制约培养基肉制品大规模生产的主要问题是生产成本过于高昂。从生产出第一块培养基牛排的 2013 年到现在,生产成本从200多万元人民币降至十几万元,虽然已经有所降低但仍未达到进行大规模生产的条件。

培养肉示意图

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周景文介绍说,江南大学正在进行替代蛋白肉的研发工作,其主要的研究工作包括植物组织蛋白的制备、植物蛋白加工关键酶和血红蛋白的发酵生产、脂肪和关键风味物质的发酵生产、动物细胞大规模低成本培养的反应器设计和过程优化等,并与相关团队合作开展干细胞低成本获取和培养方面的工作。此外,针对当前培养基肉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些食品安全评估等方面的工作,为后续制订相关的标准、政策、法规,提供依据。

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陈洁曾说,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基于微生物培养技术,制造新蛋白来源以开发“培养肉”具有无限潜力。

大事件回顾

1. 成立于2010年的源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植物肉研发与生产的公司。2019年10月20日,源森生物与植物肉研究领域领先的知名高校江南大学的教授展开合作,助力植物肉的研发。由江南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坚教授亲自带队,由周景文教授、堵国成教授、陈洁教授组成专家研究小组。

源森生物的植物肉代餐棒预计将于今年(2020年)面世

2. 美盈森主营纸包装产品。近年,工业大麻研究、应用的讨论形成热潮,美盈森开始切入工业大麻领域。2019年5月28日,美盈森与江南大学完成了《技术合作协议》的签署程序,江南大学利用自身在食品科学与工程方面的优势,为实现工业大麻麻籽在植物肉等食品饮料产品中的应用研究及开发,新产品的小试、中试及规模化生产提供技术协助和支持,并提供小批量试验产品。

3. 2019年11月5日,美盈森在无锡举办“新产品新经济植物蛋白食品发展趋势主题论坛暨美盈森新产品品鉴会”,此次参与品鉴的产品为美盈森与江南大学《技术合作协议》项下相关研究成果,包括 plantmeat 牛肉汉堡(牛肉味植物肉饼)、plantmeat 鸡柳(植物蛋白鸡柳)等系列产品。

此次品鉴会

4. 2020年5月28日,“江南大学—瓦赫宁根大学及研究中心未来食品云端系列论坛”首期会议举行,此次会议采用网络直播的形式举行,吸引了来自国内外7000多名专家、学者等的积极参与。

直播截屏

来自江南大学的教授陈洁和周景文教授都在直播中就植物蛋白议题发表了讲话。另外,江南大学食品学院院长刘元法也补充提出,“未来食品”以合成生物学、物联网、人工智能、增材制造等技术为基础,以更健康、更安全、更营养、更美味、更高效、更持续为特征,将成为解决全球食物供给和质量、食品安全和营养、饮食方式和精神享受等问题的有效途径,驱动食品科技向高技术发展。

5.  无锡谷肉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目标是研制组织纹理、口感和风味都无限接近于真肉的植物肉。与市面上已有的肉糜状植物肉产品不同, 「谷肉」专注于研制成块的植物肉。谷肉已经与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蛋白质功能组)达成战略合作,进行植物肉相关技术开发。

谷肉

值得关注的是,谷肉团队的2位核心成员都具有江南大学植物蛋白的研究背景:创始人王一是江南大学食品科学硕士,还是连续创业者,曾创立植物蛋白补充剂品牌“肽及”和咖啡衍生品品牌“BEANBOOK”;首席科学家陈洁是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教授,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蛋白质功能组负责人。

03 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同样以农学专业为特色,在国内农业类高校中,南京农业大学的实力仅次于中国农业大学。世界农业奖中国联络处就设在南京农业大学,足见南京农业大学的农学专业为解决世界农业问题所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去年,南京农业大学周光宏教授团队首次完成了培养肉的研制。

大事件回顾

1. 2019年11月18日,周光宏教授带领团队,使用第六代的猪肌肉干细胞,在培养20天后,获得重达5克的培养基猪肉。这是国内首例由动物干细胞扩增培养而成培养肉。据悉,南京农业大学周光宏教授团队从2009年起开展用于培养肉的干细胞研究,经过了十年的潜心研发。该成果使我国进入国际同类研究前沿,整体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周光宏教授团队合影

2. 2020年6月,细胞培养肉试吃仪式在南京农业大学国家肉品质量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举行,这是我国首次细胞培养肉试吃。据报道,试吃培养肉由猪肌肉干细胞经过20天培养而来,经过食品化处理并上锅蒸熟,其主要成分和动物肉一样,为肌肉蛋白、胶原蛋白等。

团队成员丁世杰博士介绍,去年11月以来,团队持续攻关,细胞培养效率大幅提升。“目前经过20天培养期,可以得到50克培养肉。”丁世杰说,培养效率从20天5克肉提升到50克肉,代表“细胞培养肉”技术取得重大进步,因此,团队举行了大众试吃活动。随着技术不断成熟,培养肉的成分可以根据需求进行定制调配,比如,脂肪含量多一些或少一些,可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培养肉何时能端上消费者餐桌?对此,周光宏教授团队表示,从试吃到端上餐桌,还需漫长过程。接下来,团队将进一步提高培养效率、降低成本,并完成产品安全性等相关性能评估。“成本降至目前市场上顶级牛肉的价格,才能达到规模化生产条件。”

培养出网状肌肉组织

食品化处理

培养肉试吃品

3. 2020年1月6日,来伊份发布公告宣布与南京农业大学下属之国家肉品质量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植物基蛋白制品的开发技术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来伊份目前有蛋白素肉产品、五香味蛋白素肉、香辣味蛋白素肉等产品。

4. 2020年1月20日,南京周子未来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签约落户南京农高区未来食品产业园,该项目主要从事细胞培养肉的开发及规模化生产。本次签约落户的周子未来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由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南京农业大学周光宏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主要开展细胞培养肉的开发及规模化生产。

周子未来食品项目主要从事“培养肉”的生产研发,总投资1亿元,是国内第一家“培养肉”的生产研发平台,将推动我国培养肉科学技术的发展乃至整个科研体系的水平提升,实现国家食品领域的重大战略需求。

04 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的替代蛋白公开资料比较少,但是其两位教师却经常出现在媒体报道中。

一位是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杨晓泉,现任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兼任小麦与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淀粉与植物蛋白深加工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广东省天然产物利用与产品安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学术兼职主要包括中国粮油学会食品分会常务理事,中国食品科技学会功能食品分会及大豆食品分会常务理事,广东省营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粮油学报》编委,以及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J. Agric. Food Chem.、 Food Hydrocolloids、JAOCS等国际期刊的审稿人。

杨晓泉教授曾对媒体表示:“从蛋白质含量这一食品价值维度来看,跟动物肉蛋白的营养几乎等效”

植物蛋白

另一位是华南理工大学工学博士,现任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万芝力。主要从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食品胶体与界面科学,天然表面活性剂开发与应用等相关领域的基础及应用研究。

万芝力博士也曾表示,替代蛋白除了市场广阔外,替代蛋白行业真正的发展基石还在于大豆蛋白本身的优良特质。通过对大豆中的7S球蛋白进行分离,在代谢综合的健康机制方向上进行了相应的人群和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大豆蛋白不仅可以促进代谢,还能有效控制三高。另外,大豆纤维蛋白对于肠道微生物也有较为明显的影响,因而可以在高蛋白乳品及饮料领域乃至特医食品开发中应用。

验收专家现场考察淀粉与植物蛋白深加工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淀粉与植物蛋白深加工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于2006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依托单位为华南理工大学。12月9日,淀粉与植物蛋白深加工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通过验收。该中心以淀粉改性及其控制技术、淀粉基生物材料制备技术、淀粉糖品生物转化及高效生产集成技术、植物蛋白功能性修饰技术、深加工过程强化和分离关键技术及装备为技术方向,具有明显特色。中心在建设期内加强与国内外相关领域高等院校、龙头企业的密切合作,已成为国内外淀粉与植物蛋白深加工领域重要的工程化技术验证中心。

评论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