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凌波:唯识名词白话新解 十一划

时间 2024-09-05 11:05居士人物作者:我的小苹果

十一划

【唯心】宇宙所有存在,皆由心所变现,心外无任何实法存在。亦即心为万有的本体,为唯一的真实。《华严一乘十玄门》载︰三界虚妄,唯一心作,即是此义。因为有情生存于迷界(三界),皆是一心所变现,若谓心外有实在之物,乃纯属妄想所致,故言︰三界唯一心、心外无别法。六十《华严经》卷十有偈曰:心如工画师,画种种五阴,一切世界中,无法而不造;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此外,如一切从心转、一切唯心造、心造诸如来等语,皆为佛典中常用来表示此一思想之典型用语。

【唯境无识】为唯识无境的对称。系承认外境为实存的主张。唯识宗十大论师之一的护法论师主张唯识无境说,谓一切诸法皆唯心所现,唯有内在心识是实,而外在之境是假;对此,印度中观派空宗清辨论师则认为,于真谛中,心、境共为真空;于俗谛中,则立唯境无识之说,即物质世界与心识并存,因内识有境有心,心必依境而起。另亦指顺世外道(印度唯物论的学派)所主张地、水、火、风四大之极微为常为实,四大极微之外,无有他物。《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载︰顺世外道及清辨等成立唯境无识,为简于彼言识之唯。

【唯识】梵语 Vijnapti-matrata、音译毗若底摩坦喇多,梵语倒置,称为识唯,汉土译为唯识。识者心之别名,所谓唯识,即是简去心外诸法,择取识心。这是遮简迷情、外界有实我实法的存在,表显内界识心的真性法相。换句话说,唯识宗立论,以我人心识之外的万有现象,皆是由我人心识自体所变现而来,亦即是由第八阿赖耶识中的种子所变现生起,故除心识之外,万有现象皆非实在。因此说︰唯识无境;或自万有现象自识所变一面来说,称为唯识所变。

关于识变,有因能变与果能变之分,因能变者,即种子生起八识之变;果能变者,各各识体上生起相、见二分,而有万有现象。参阅识变条。

【唯识九难】这是小乘外道,对万法唯识教理所提出的九种质难。《成唯识论》卷九载其问答:一、唯识所因难︰此乃据何教理而立论唯识的问难。对此问难,乃《华严经》、《解深密经》等等经论之诸法唯识说而立证,就心内之境不离识,更以四比量论证。二、世事乖宗难︰见世间之事实,时处一定,多有情同缘,如是境中有实之作用,岂非心外有实境佐证的问难。对此问难,答以若定有实境,何以缘同一物,而自他所见不同、感受不同。三、圣教相违难:若心外无色等实境,佛何以于经中说有色等十二处之问难。释此疑难,谓有十二处,非谓心外有实色等,乃为令了知心外无有实色等诸法。四、唯识成空难︰若云为令了知法空而说唯识,其识亦应毕竟空无之问难。对此问难,答说破遣心外实有之遍计所执,故说法空无我,非谓根本、后得二智境之依他、圆成之事理亦为空无,故说唯识无偏空之失。五、色相非心难︰色乃有形有质碍,何以谓之唯识的问难。对此问难,谓众生无始以来执著色相有形而受熏习,依其妄分别之熏习力,遂生起似色相之境,此非心外实有之境。六、现量为宗难︰色等外境为现量智之所缘,若无外境,何以现量得知色等之问难。释之,谓缘前五识之现量者乃心内的相分,以此为心外之色等系意识的妄分别,并非现量之故。七、梦觉相违难︰梦中之境醒后知其为妄境,醒时之境却无此事,不以之为例之问难。对之,谓虽梦境,其梦不醒时自不知妄境,知乃在醒后,故醒时之境亦尔,至廓然大悟,始知其妄。八、外取他心难:他人心识在自心之外,如以他心智缘(知)他心,是否缘心外之境之问难。对之,谓虽以他心智缘他人之心识,乃在自心之中缘现他人之影像,非亲缘他心,故无缘心外之境之失。九、异境非唯难,续前问,虽非亲缘,而自心之外有他心之异境,则是否应称唯识之问难。对之,谓唯识非唯一人之识,十方世界有无量之凡圣,一切诸法乃此等凡圣之各自唯识所变,所谓唯识乃遮遣以凡情执著心外有实法之失,成立唯识所变,非谓唯一人之识所变。见《成唯识论》卷七。

【唯识二十论】世亲菩萨造,唐玄奘译,一卷。本论系以《十地经》三界唯心之义立论,论证万法唯识,外境为内识所显现,识外无境之义,以破斥小乘外道之偏执。本论系六经十一论之一,亦为十支论之一。另有异译本二种,一为北魏菩提流支所译之《大乘楞伽经唯识论》一卷,一为陈代真谛所译《大乘唯识论》一卷。本论在印度的注释书,有世亲论师的弟子矍波等有十余家之多。其中以护法所造《成唯识宝生论》五卷最为重要。另有我国唐代窥基所撰之《唯识二十论述记》二卷,圆测所撰《唯识二十论疏》二卷。

【唯识二十论述记】二卷,唐代窥基撰,又作《唯识二十识疏》。这是世亲所造《唯识二十论》(玄奘译)的注释书。

【唯识三十颂】全一卷。世亲菩萨造,唐代玄奘三藏译。又作《唯识三十论》、《唯识三十论颂》、《三十唯识论》等。在本十支中称为高建法幢支。世亲晚年造三十颂,未造释论而入寂,此后亲胜、火辨等十大论师,各为三十颂造释论,玄奘游学印度时,将十家释论携之回国,糅合十家之作而译为《成唯识论》。

【唯识三十颂科判方法】三十颂是五言四句的颂文三十首所组成,为学习唯识必读之书。本颂内容,以一切法唯识所现。即以识有非空,境无非有为宗。先破小乘外道,继明唯识之理。以文科判有三种判别方法:一、以相、性、位三分科判,即一明唯识相;二明唯识性;三明唯识位。在《唯识三十颂》的颂文中,初二十四颂是明唯识相,第二十五颂是明唯识性,最后五颂是明唯识位。二、以初、中、后三分科判,在《唯识三十颂》的颂文中,初一颂半为初分,次二十三颂半为中分,后五颂为后分。三、以境、行、果三分科判,初二十五颂是明唯识境,次四颂是明唯识行,最后一颂是明唯识果。

【唯识三十颂科判大纲】依相、性、位三分,科判三十颂如下:一、明唯识相:即依他起性之法。依他起法,仗因托缘生起,唯识所现。凡夫外道,不知唯识无境之理,执心外有别实境,因此生起我执法执。故论主最初以种种方便,广明唯识相状、即是依他起之诸法,以破除其我执法执。二、明唯识性:此圆成实性,修唯识行者,虽知万法皆是此心虚妄显现,而犹未能了达真性,是以次明唯识实性、即圆成实性,以此显示真如常住一味。三、明唯识位:三十颂的前二十五颂,说明唯识相、性,依他、圆成,无非是说明依他如幻,使修唯识行者,断妄染执障,证到圆成真理,而成三身万德的佛果。然佛果功德,殊妙无边,非少修行可能证圆,必须历经资粮、加行、通达、修习、究竟五位,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妙觉四十一阶,历经三大阿僧祗劫,方能至三身万德之佛地,故次第三,明唯识位。

【唯识三系】唯识三系,指地论师、摄论师、唯识宗三个不同的宗派。印度瑜伽行学派传入中国,最早翻译该学派经典,研究该学派理论的,是南北朝时代、北魏的菩提流支、勒那摩提为首的地论师;其次是梁、陈之际、以真谛三藏为首的摄论师;最后才是唐高宗年间,由玄奘、窥基所弘传的唯识宗。以上三个宗派,地论、摄论二派所译的经论,称为旧译,玄奘所译的经论,称为新译。这三者虽然都是继承印度瑜伽行学派的理论,但在所译的经典上,相异之处甚多。后来地论师北派融入了摄论派,北派绝传。地论师南派思想,在唐宪宗时融入华严宗,南派也绝传。而摄论师所依的经典《摄大乘论》,是唯识宗所依的六经十一论之一,唯识宗兴起,就融合入唯识宗,摄论一派也绝传了。后世所流传的,是玄奘、窥基一系的唯识宗。

【唯识三系异同】唯识三系,指地论宗、摄论宗、及玄奘一系的唯识宗。虽然同传印度瑜伽行学派的理论,但因师承及所依经典之不同,所立的理论亦不尽同,三系理论的异同要点为:甲、关于真如部分:地论系:以第八识即自性清净识,名为真如,为受熏体。二、摄论系:以自性清净心为真如,立第九阿摩罗识为受熏体。三、玄奘系:以诸法所依性的二空(人空法空)所显之理体为真如,非受熏体。乙、关于阿赖耶识部分:一、地论系:阿赖耶识与法界、真如同义,自性清净,而可产生世间虚妄境界及出世间涅槃境界。二、摄论系:阿赖耶识是妄识,无覆无记,为一切法之所依。而此妄识中又有一分纯净之识,略同于真妄和合之说。此识的染分相当于俗谛,净分相当于真谛。三、玄奘系:阿赖耶识无覆无记,为有为诸法之所依,亦为七转识所熏习。丙、关于缘起论部分:一、地论系为如来藏缘起,二、摄论系为如来藏缘起。三、玄奘系为赖耶缘起。丁、关于种性论部分:一、地论系:一性皆成。二、摄论系:一性皆成。三、玄奘系:五性各别。戌、关于空论:一、地论系:三空。二、摄论系:三空。三、玄奘系:二空。

【唯识三性观】即就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等三性行唯识的观法。此又作三性观行、唯识观。为显唯识之实性,《成唯识论》卷九,就三性立真妄、真俗之二种相对;即遍计为虚妄之唯识性,依他为世俗之唯识性,圆成为真实之唯识性。亦即如《唯识二十论述记卷上》所释,遍计所执性为虚妄之唯识;依他起性为非有似有,乃因缘所生,故为因缘之唯识,为识之相;圆成实性为真实之唯识,即识之性。所观之境的三性既通三种唯识性,故称唯识三性观。修此唯识三性观,自浅至深有五重,称为五重唯识观,即:一、遣虚存实识,即观虚妄遣去所执,存留依他、圆成二性之实,此乃虚实相对之观法。二、舍滥留纯识,乃心境相对之观法。三、摄末归本识,乃体用相对之观法。四、隐劣显胜识,乃心心所相对之观法。五、遣相证性识,乃事理相对,唯识观之至极。参阅三性、五重唯识条。

【唯识三疏】注释《成唯识论》、及《成唯识论述记》的三种注疏,即窥基撰的《成唯识论掌中枢要》,慧沼撰的《成唯识论了义灯》,及智周撰的《成唯识论演秘》,此三者合称唯识三疏。

【唯识中道】此为唯识宗所立的中道。唯识宗立三自性、三无性,即在于显示非空非有的唯识中道。而唯识中道的理论根据,系建立在《辨中边论》两首颂上。颂文是:虚妄分别有,于此二都无,此中唯有空,于彼亦有此。故说一切法,非空非不空,有无及有故,是则契中道。以上颂文的意思是说:能取者,是眼、耳、鼻、舌、身、意六识,所取者,是色、声、香、味、触、法六境,而此两者,都是在识的虚妄分别上而有,实际上这二者都是无,能取和所取都是空。因此一切事物,有为无为,不是没有,故称非空;也不是有,故称为非不空。非空非不空,就是中道。《成唯识论》卷七曰:我、法非有,空识非无,离有离无,故契中道。唯识中道有一特点,即是和三自性、三无性结合在一起。唯识家以为,世间万法一切事物中都有三自性,一切事物中也都有三无性,三自性说明有(非空),三无性说明空(非有),所以唯识家把唯识的终极道理,归之于非空非有的中道。

【唯识今学】集因明学之大成的陈那,初于小乘犊子部出家,后来改学大乘,他对世亲的唯识理论,有所改造和发展,为后代称为唯识今学。

【唯识五位】指大乘五位,又作唯识修道五位。唯识宗将大乘菩萨的修道阶位分为五等,即:一、资粮位,即含摄有漏善以达佛果之位。指十住、十行、十回向等诸位菩萨,以福德智慧为助道资粮,故称资粮位。十住、十行、十回向之菩萨阶位又称大乘三贤位。其中,十住偏重修理观,十行偏重修事观,十回向多修理事不二观。此类修行称为大乘顺解脱分,虽已能断除分别二执之现行,然对于能、所取之种子依旧潜伏未除,此系唯识五位中最初伏障之阶段。二、加行位,指四加行(暖、顶、忍、世第一)位菩萨,由得福智资粮,加功用行而入见道(欢喜地),住真如位,称为加行位。即于资粮位所积集之善,更进一步为得无漏智而加力修行之位。此位能达无二我而有二无我之境界,然心中仍变带如相现前,故仍非实住之唯识境界,称为大乘顺抉择分。三、通达位,又作见道位。初地菩萨体会真如,智照于理,得见中道,故称通达位。即证得初无漏智,并体得真如理之位。此系修行第一大劫之成熟阶段,相当于初地之入心,故又称见道位。四,修习位,又作修道位。指二地至十地菩萨,得见道已,为断除障,复修习根本智,故称修习位。即于通达位证得真如理,再反覆修习之位。五、究竟位,指妙觉佛证此果位,最极清净,更无有上,故称究竟位。即指佛果之位。见《成唯识论》卷九。

【唯识古学】十大论师中的难陀,造《唯识三十颂》释论,他的唯识理论维持世亲旧说,为后代称为唯识古学。

【唯识成空难】这是唯识九难的第四难。外人问:若一切法空,这唯识性岂不是也空了吗?论主答曰:不空。怎样不空?答:因为唯识的真如性不是所执的法。也就是说,依内识所变的似有外法,众生妄计为实,然而以理推征,实不可得,所以说是法空,并不是离言正智所证的唯识实性也是没有。如果唯识也没有了,那就没有了俗谛。俗谛若无,真谛也就没有了。因为真不自真,待俗而真;俗不自俗,待真而俗;真俗二谛,是互相对待而建立的啊。如果有人拨无二谛,那就是恶取空!诸佛都说,没有法药可以治疗这种人空病。由此可知,诸法有遍计所执无的空,也有依他圆成实的不空。因此弥勒菩萨,才说出前面那两首颂文。见《成唯识论》卷十,参阅唯识九难条。

【唯识宗】为法相宗的异名,由决判诸法体性相状故,名法相宗;由明万法唯识的妙理故,名唯识宗。为我国大乘八宗之一,此宗学统,传自印度的瑜伽行学派。在印度,佛陀入灭后九百年,无著菩萨出世,于佛教化地部出家,后来读大乘经典,转小入大,修习大乘,传说在兜率天的弥勒菩萨,曾降临中印度阿瑜陀国的踰遮那讲堂,为无著说 《五部大论》 ,无著禀承其说,广造论典,弘传法相宗义;其弟世亲继之,造《五蕴论》、《百法论》、《唯识三十颂》、《唯识二十颂》等论典而大成唯识宗。此在印度,又称为瑜伽行学派,与大乘空宗的中观学派相对立。

世亲晚年造《唯识三十颂》,仅完成颂文,长行未撰而示寂,此后百年之间,难陀、护法等十大论师,先后各造《唯识三十颂》释论。护法的弟子戒贤,穷通瑜伽、唯识学的奥义,于那烂陀寺盛弘此宗,我国唐代玄奘三藏,游学印度期间,从戒贤受学五年,回国后广译此宗经论,建立此宗;其弟子窥基继之,广造论疏,此宗规模乃备,此为本宗学统的概要。参阅瑜伽行学派条,唯识宗条。

【唯识所因难】这是唯识九难的第一难。外人难曰:由什么教理来成立唯识之义呢?论主答曰:如《华严经》说:三界唯心。《解深密经》说:识所缘,唯识所现。《楞伽经》说:诸法皆不离心。《无垢经》说:有情随心垢净。《阿毗达磨经》又说:成就四智的菩萨,便能悟入唯识无境。什么叫做四智?即一、相违识相智,二、无所缘识智,三、自应无倒智,四、随三智转智。菩萨成就以上四智,对唯识的道理决定悟入。所以《厚严经》上有颂曰:心意识所缘,皆非离自性,故我说一切,唯有识无余。意思是说;八识的所缘,都不是离开了其自体而别有外境。所以我说一切有为、无为、世、出世法,都唯有识,而没有其余的外境。在经论上,诸如此类的证明很多,非止一颂。眼等五识中的任何一识,和其余的四种识一样,不能直接缘取离自眼识的色等。因为共余的识也是识,和眼识等一样,也不能直接缘取离开自识的各种事物。这种直接所缘,肯定离不开识,相、见二分随一所摄,如彼能缘的见分。因为是所缘法,就如相应法一样,肯定离不开心法和心所法。像这样的正确道理,不只一种,确实能够证明唯识道理,所以对唯识应当深刻相信并接受。心外所计的实我、实法,是不存在的;真如空理和能缘的识不是没有的,这样初离有、后离无,所以符合中道实理。弥勒菩萨依这种道理,说了二首偈颂曰:虚妄分别有,于此二都无,此中唯有空,于彼亦有此。故说一切法,非空非不空,有无及有故,是则契中道。颂文的意思是:有情虚妄分别的心是有的,但在这虚妄分别的心里,能、所二取或我、法二相,那是没有的。虚妄分别的心裹,唯有胜义谛的空性;此空性中,也唯有世俗谛的虚妄分别。虚妄分别是有为法,空性是无为法。一切有为、无为,由于二谛有故,所以非空;二取无故,所以非不空。这二谛的有、二取的无、及虚妄分别与真空的互有,并不是一味的说空,也不是一味的说有,而是分别中有空,空中有分别,就叫做符合中道。这两首颂,虽然是依染分的依他而说,实际上这种道理亦有净分的依他,这是意在言的外说法。见《成唯识论》卷十,参阅唯识九难条。

【唯识俗诠】明代明昱述,全称《成唯识论俗诠》,又作唯识论俗诠,凡十卷。系明末明昱应王肯堂之请,将讲解、诠释《成唯识论》集录而成者。

【唯识开蒙】二卷,元代云峰辑,全名为《唯识开蒙问答》,唯识一宗,自唐代由玄奘、窥基二师创立后,百余年间,宗风甚盛,研究者颇多。唐武宗会昌法难时,本宗经疏多被焚毁,继之唐代末年,藩镇割据,五代十国,战乱频仍,各宗皆衰,本宗竟成绝响。数百年后,至元明之季,研究之风再起,注释纷出。本书是此一时期最早完成的一本书。本书内容,不列正文,而是摘出唯识学中之重点,撮为标题一百五十个,自设问答,以畅其旨,这是研究元明唯识学的重要资料。

【唯识无境】此为唯识宗的基本立场,指万法唯识所现,识外无真实之境。《唯识二十论记》以唯即是否定外境,故唯识一语意谓无境。盖识之显现,乃阿赖耶识由无始以来分别熏习所致,由此显现所取的外境与能取之我,故《大乘庄严经论法品》述及唯心者有二种显现,即所取与能取之显现。又《摄大乘论》本所知相分说依他起相为十一识,然皆不过是阿赖耶识所显现,并无实在之外境与认识外境之主观。是故,三界诸法皆唯识,离识并无实在之外境。即世界一切现象皆为内心所变现,心外无独立之客观存在。《成唯识论》卷一载,外境随缘而施设,故非有如识,内识必依因缘生,故非无如境,即指诸法随人之情识设置而非实有,所缘之境,唯识所现,诸法皆不离心。故所谓:识所缘,唯识所现。

此外,唯识学派归纳有外境论为三种,而加以批判,据玄奘译的《观所缘缘论》载,第一宗说诸极微为境;对此,极微为实体,故为生识之因,然识无极微之形相,故极微非境。第二宗说诸极微之和合为境;对此,识上虽有极微和合之形相,然和合者并无实体,不能成为识之生因,因此和合为境不成立。第三宗说诸极微之和集为实体且有粗大相,可成为识之境;对此,若和集有实体,则一一析除其构成部分,应现同一相状,但如瓶则非然,故和集非实体。以上批判三宗,否定有外境论,而确立唯识无境之理。

【唯识义章】参阅《法苑义林章》条。

【唯识新旧二译不同论】民国二十年,当时的唯识学家梅光羲氏,撰有〈相宗新旧两译不同论〉一文,发表于海潮音月刊上,分析唯识论典新旧两译不同者八点,在当时引起颇大之回响,太虚、守培二位法师各撰书后加以评论。梅氏所提不同的八点,要义如下:一、在真谛文中,谓定性二乘必由佛道而般涅槃;玄奘译中,谓定性二乘永不回入大乘,即非由佛道而般涅槃,仅由彼二乘道而般涅槃。二、真谛译之三无性论谓:一切诸法不出三性,一者分别性,二者依他性,三者真实性。分别性者,谓名言所显诸法自性,即似尘识分;依他性者,谓依因缘显法自性,即乱识分,依因内根缘内尘起故;真实性者,谓法如如,法者即是分别、依他两性,如如者即是两性无所有。而玄奘所译之《显扬论》则曰:三自性是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诸法依因缘说所计自体,谓遍计所执;诸法依因缘所生自体,谓依他起;诸法真如义,是圆成实。此二者的不同之处,真谛谓分别性与依他性是空,唯真如实性是有。玄奘谓遍计所执是空,依他、圆成二性是有。三无性中的生无性义,真谛所译谓约依他性者,由生无性说名无性。玄奘所译谓生无性谓依他起自性,由此自性缘力所生、非自然生故。这二者的不同处,在真谛则谓依他不由自成,即是分别体无;在玄奘则谓依他非自然生,不谓其无。四、关于唯识真如之义,在真谛名真如为庵摩罗识;在玄奘则不名真如识,谓真如只是正智所缘之境。五、关于能变识方面,在真谛所译,谓识有九种,色、心诸法皆是本识(阿赖耶识)之所变,而不说诸识皆是能变;而玄奘所译则谓诸识皆是能变,故有所谓三能变异熟能变、思量能变、了境能变。六、真谛译《显识论》,曰:一切三界,但唯有识,何者是耶?三界有二种识,一者显识,二者分别识。此是以第八识为能变,前七识为能缘。玄奘译《成唯识论》,谓:诸心心所,若细分别,皆有四分。此是以诸心及心所,皆有所缘的相分、及能缘的见分。七、真谛译《转识论》,以阿陀那为第七识;玄奘所译,则以阿陀那是第八识的异名。八、地论宗的旧译本,以第八识为净识,摄论宗更于八识之外,立第九识;玄奘所译则不立第九识,亦不以第八识为净识。

【唯识传承】自玄奘、窥基开创唯识宗后,百余年间,宗风甚盛,研究者颇多。唯百余年后,唐武宗会昌五年(八四五),敕令祠部取缔全国寺院及僧尼,史称会昌法难。在此次法难中,此宗的经疏大部分焚毁,宗运遂一蹶不振。继之唐代末年,藩镇割据,烽火不熄,五代十国,王朝交迭,百年之间,战乱频仍,以致佛寺荒废,经籍散逸,隋唐三百年间昌隆鼎盛的佛教,至此零落殆尽,大小各宗,莫不衰微,尤以唯识一宗,竟成绝响。至元代有释云峰者,著《唯识开蒙问答》二卷,是唐代以后仅有的唯识学著述。盖因《成唯识论述记》及《唯识三疏》,早已散佚,未能编人藏经,即使有人研究,也无门可入。不过元代秦州景福寺英辩、金陵天禧寺志德、镇江普照寺普喜、及云南僧无念等,尚传持此宗。至明朝武宗正德年间,有鲁庵普泰法师者,自一无名老翁处学得唯识要义,尔后他为《八识规矩颂》及《百法明门论》作注,由此二书问世,推动了明末诸家研究唯识的风气。参阅明代后叶唯识诸师。

【唯识实性】唯识实性即圆成实性,亦即真如。《唯识三十颂》曰:此诸法胜义,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识实性。按:唯识二字,梵语摩怛剌多、汉译曰唯;梵语毗若底、汉译曰识。梵语倒置,称为识唯,汉语译曰唯识。唯者简别之义,简别识外无境,识者了别之义,即是我人认识的主体。唯识家的论旨,是遮简迷情以外界实境存在的我执法执,表显内识的真性法相。也就是把宇宙万有的现象,归之于内识,即所谓宇宙万法,唯识所现。因此,唯识的识,是对境而说的。但识亦是缘生之法,亦是虚妄不实,故要转识成智,始亲契真如,真如即唯识实性。《成唯识论》一曰:外境随情而施设故,非有如识;内识必依因缘生故,非无如境。由此便遮增减二执。境依内识而设立故,唯世俗有;识是假境所依事故,亦胜义有。

【现世】现在之世。指人有生命之间。

【现在】指事物正呈作用之位,现今存在之义。《俱舍论》二十曰:有作用时,名为现在。

【现在五果】以十二因缘配于三世言之。一、识,胎内受生之一念。二、名色,心为名。身为色。在胎内心身渐成长之位。三、六处,六根具足,将出胎内之位。四、触,既出胎内而触于外境之位。五、受,分别苦乐之位。即十二因缘中自第三至第七者。以无明与行之二者为过去之因,以此五者为现在之果,以次之爱取有三者,为现在之因,以次之,老死二者为未来之果。

【现行】阿赖耶识有生一切法的功能,此能生之因,称为种子,自此种子生起色、心诸法,谓之现行。能生的种子是因,所生的现行是果。当种子生起现行的时候,现行有强盛的势用,刹那间熏习起现行的种子、成为新种子,这就称为种子起现行,现行熏种子。在种子起现行时,种子是因,现行是果。而现行熏种子时,现行是因,受熏的新种子是果。这三者是刹那生灭,与果俱有。这种生现的因果同时,也就是现生种的因果。有如烛柱生焰(种生现)之时,同时也正是焰烧柱(现熏种)之时。

【现前地】修唯识行,于第四修习位中十地的第六地。此位菩萨,观十二缘起,能引发离染净差别无分别最胜智令现前,如《解深密经》云:现前观察诸行流转,又于无相多修作意,方现在前,是故第六名现前地。唐代遁伦撰著《瑜伽论记》,有云:现前观察诸行流转者,后智现前观于缘起。又于无相多修作意方现在前者,无分别智多修功用方现在前。二智现前,是故第六名现前地。参阅十地条。

【现量】因明用语的三量之一,心识三量之一。量,为尺度之意,指知识来源、认识形式,及判断知识真伪的标准。现量即感觉,乃尚未加入概念活动,毫无分别思惟、筹度推求等作用,仅以直觉去量知色等外境诸法的自相。如五根之眼见色、耳闻声等是。广义的现量,分为真现量,似现量两种,真现量系指未受幻相、错觉等所影响,且尚未加入概念分别作用的直接经验;似现量则指由于幻相、错觉所致,或已加入概念分别作用的认识。狭义的用法,现量一词多指真现量而言。于唯识中,五识之缘五境、五同缘意识、五俱意识、定中之意识与第八识之缘诸境,均为出于心识上的现量。因明所用之现量,唯有五识及五同缘、五俱意识而已。

【现量无分别】现量是不含有分别计度的认知,是感觉器官直接接触外境。前五识是直接的接触,只有第六识才起分别计度的作用。

【现量违宗难】这是唯识九难的第六难。外人问:色、声、香、味、触五境,分明是五识现证,现量所得,怎可以说是没有外境呢?论主答:现量证境时,不会执为是外面的境界,后来由于意识的虚妄分别,才妄生外想,执以为实。因为现量境是五识所变的相分,它是识所变现,所以说为有。意识所执外法为心外实色,那是妄计情有,所以说他是无。又,色等五境,本来不是色好像是色,不是外好像是外。好像梦中所缘的境界,怎可执著为外面的实色呢?见《成唯识论》卷十,参阅唯识九难条。

【现识】阿赖耶识异名之一。以万法由本识现起,故名现识。

【欲】又作乐欲,意谓希求、欲望,希望所作事业之精神作用。唯识宗以此为对愿求对象所起之别境心所。欲有善、恶、无记等三性,善欲为引起精勤心之根据;恶欲中之希欲他人财物者,称为贪,为根本烦恼之一。欲有五欲、六欲、三欲等多种:一、五欲,爱著色、声、香、味、触等五境者,称为五欲;对财、色、饮食、名、睡眠之欲,亦称作五欲。二、六欲,对色、形貌、威仪姿态、言语音声、细滑、人相之欲,即为六欲。三、三欲,于六欲中对形貌、姿态、细触之欲,称为三欲。

【欲心所】此为心所有法中的别境心所之一。欲是希望,《成唯识论》曰:于所缘境,希望为性,勤依为业。故欲的自性就是希望,于所爱境希望必合,于所恶境希望必离。勤依为业者,因为希望,方勤劬精进,故欲为勤之所依,能为勤所依,即是其业用。唯所谓精进,系指对善欲而言,若不善欲,就不是精进了。见《成唯识论》卷六。

【欲天】指欲界的诸天。有六重,称为六欲天。《俱舍论》卷八曰:欲天者一、四天王众天,二、三十三天,三、夜摩天,四、兜率天,五、乐变化天,六、他化自在天。

【欲取】四取之一。即对欲界五欲之境所生起的贪执。亦即于欲界烦恼中,除五见外,执取其余之贪、嗔、慢、无明、疑及十缠,再配于四谛修道之五部,则欲取计有三十四事。 参阅四取条。

【欲界】三界之一,指有情生存的一种状态。欲界与色界、无色界合称三界。即合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六欲天之范围内。此世界的有情以有食欲、淫欲、睡眠欲等,故称欲界。欲界包含有情世间与器世间。相对于色界与无色界之为定心之地,以欲界为散心(散动的平常心)之地,故称欲界散地。《大乘义章》卷十一载,三界分为九地,有所谓欲界五趣地,欲界全体即属九地之最初地。

【欲界三欲】欲界凡夫,有三种欲:一、饮食欲,即凡夫于种种美味之饮食,多生贪爱之心。二、睡眠欲,即凡夫之心多暗塞,耽著于睡眠而不能勤修道业。三、淫欲,即一切男女由互相之贪染,而起造诸种欲事。见《翻译名义集》。

【欲界系】分诸法为三界,系属于欲界之法,云欲界系。

【假】无实体之意。方便之意。乃真、实的对称。并无实体而仅有其名者,称为假名有;不直接就实体而假运想念,称为假想观;世俗所认空之真理,称为假谛;内心与外相不符,称为虚假行;权假方便之法门,称为假门;进入凡夫迷妄之世界,称为入假;出于凡夫迷妄之世界,称为出假。对假之现象界诸法,复有二假、三假、四假等之别。

【假有】为实有之对称。又作俗有、假名有。谓诸法皆依因缘和合而存在。因缘所生之法,如镜花水月,无其实性,然非虚无之法;即诸法之存在,乃由因缘而生之故,既非定无亦非定有,而系假施设为有者,故称假有。见《成唯识论》卷一。

【假我】佛教基本教理三法印之一,称诸法无我。佛教以为,所谓我者,实际上并无我之存在,仅由五蕴和合所成之身,假名为我而已,故称假我。又作俗我。为实我之对称。就世间法中,言我之语,依《大智度论》卷一载有三根本,即:一、邪见,指凡夫未去除我见,故妄执有真实的我。二、慢,指有学之圣者虽已去除我见,犹存我慢,故说我语。三、名字,指佛及无学圣者,我见、我慢虽已去除,全无我执,为随世间流布,故说我语。如佛经中,所谓如是我闻、设我得佛等皆是,此等称呼五蕴和合之人,仅假借其名而无实体之我,即是随世流布我。大乘佛教虽破斥小乘、外道、凡夫等执著五蕴和合之假我为实体,然并不摈除名字之假我。

【假和合】依赖因缘之聚集而形成,众缘离散即不存在。以无自性、非实有,故称为假和合。略称假合。

【假法】与实法相对而言。由因缘和合而存在者称假法,即有为法;非因缘和合之法为实法,即无为法。唯识学上有二种假法,一者无体随情假,乃世间所称的我法,世人执著为实我实法,此法体但为妄情,为遍计所执性,而无实体,世人随此妄情而执虚假之我、法,乃称为无体随情假。二者乃依他起性上假为施设的我法,即内识所变现之见、相二分为依他起之法,从实种子所生,有实之体用,就此体用假立我法之名,乃称为有体施设假。

【净月】净月梵名 Suddha-Candra,音译戍陀战达罗,唯识十大论师之一,约与安慧同时。《成唯识论述记》卷一称他︰安慧同时,造《胜义七十释》、《集论释》。净月对于唯识宗的贡献,就是注释无著的《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和世亲的《唯识三十颂》释论,此外,他还造《胜义七十论释》、《集论释》等。参阅十大论师条。

【净天眼】清净之天眼也。《中阿含经》卷十三曰:已得静正住。逮得净天眼。

【净色根】与浮尘根对称。又名内根,亦称胜义根,是一种透明的、清净的物质,是四大净色所造,经云:净色根质净而细,有如琉璃,肉眼不可见,惟佛眼天眼可见之。净色根为生识之处,以现代知识来看,就是五根身的神经纤维,和大脑中的神经细胞。

【净行者】又曰梵志。为修婆罗门行者通称。

【舍心】四无量心之一。弃舍一切而无著也。

【舍受】三受之一。三受,即内六根触对外六境,所领纳之三种感觉,即苦受、乐受、舍受。舍受又作不苦不乐受、即领纳中容之境相,身心无有逼迫,亦无有适悦,故称舍受。

【舍念清净地】三界九地之第五,第四禅天也。参阅九地条。

【舍滥留纯识】唯识宗依三性观的观行法门,立此五重唯识观,舍滥留纯识为第二种观法。识有八种,各各有相、见、自证、证自证四分,此四分中,相分为所缘之境,后三分为能缘之识。而所缘之妄境,故舍彼而不取,唯存留后三分之纯识,此为心境相对的观法。参阅五重唯识条。

【贪心所】此为心所有法中的根本烦恼心所之一.贪是欲求五欲、名声、财物等而无厌足的精神作用。即于己所好之物,生起染污之爱著心,引生五取蕴而产生诸苦。又作贪欲、贪爱、贪著。略称欲、爱。贪者贪婪,《成唯识论》曰:云何为贪,于有、有具染著为性,能障无贪,生苦为业,谓由爱力取蕴生故。有即三有或三界,有具是生起三有之因,也就是惑与业。贪以染著为性,著即执著,执著于我及我所,对于财色权位固持不释,障蔽无贪之心,起惑造业,堕于三有,承受苦报。简单的说,贪即是对世间五欲六尘的追求与执著。小随烦恼中有一个悭心所,悭是吝啬,即该舍而不舍;贪是贪婪,即不该取而取。

【贪欲】又称贪毒,略称为贪。三毒之一,十不善之一,十大烦恼之与渴爱同义。即对于自身所好之对境生喜乐之念,而起贪著之心及取得的欲望。与无明共为三界轮回苦的根本烦恼。

【贪缚】引取之心,名为贪。谓众生于五尘可意之境,贪染生著,起诸惑业,因被缠系,不得解脱,故名贪缚。

【清净】远离恶行之过失,远离烦恼之垢染,称为清净。

【清净识】第九庵摩罗识,旧译清净识。

【清辨护法空有之争】清辨梵名 Bhavaviveka、音译婆毗吠伽,南天竺人,与护法为同一时代人,他曾到中天竺向众护学习龙树的空宗理论,著有《大乘掌珍论》二卷(唐玄奘译),《般若灯论释》十五卷(唐波罗颇密多罗译),是当时有名的大乘空宗论师。护法是唯识十大论师之一,著作丰富,弟子众多(见护法条)。清辨造《掌珍论》后,引起空、有法义之诤。这在当时是一场十分激烈的法义论战。两家言论如下:护法造《唯识三十颂释》,(窥基译《成唯识论》,即以护法之释论为主要依据。)主张诸法皆由因缘而生,而将一切诸法分为三性,即:一者遍计所执性,为妄情所现之法,故说为空;二者依他起性,诸法皆因缘而生,故说为有(假有);三者圆成实性,即一切法的本体悉皆真实,故说为有。《成唯识论》卷八称:此三性中几假几实?遍计所执妄安立故可说为假,无体相故非假非实。依他起性,有实有假,聚集相续分位性故说为假有;心、心所、色从缘生故说为实有,若无实法假法亦无,假依实因而施设故。圆成实性唯是实有,不依他缘而施设故。

清辨造《大乘掌珍论》,主张一切皆空,不仅因缘和合的有为法空,永恒真理的无为法亦空。《掌珍论》卷上有偈曰:真性有为空,如幻缘生故,无为无有实,不起似空华。意思是说,因缘和合的有为法,都是虚幻不实的,故说为空;而无为法没有实性,有如空华,所以也是空。《成唯识识》卷三,对清辨一切皆空的理论提出反驳,论曰:有执大乘遣相空理为究竟者,依此比量拨无此识及一切法,彼特违害前所引经,智断证修染净因果皆执非实,成大邪见。外道毁谤染净因果亦不谓全无,但执非实故。若一切法皆非实有,菩萨不应为舍生死精勤修集菩提资粮。谁有智者为除幻敌,求石女儿用为军旅?上一段论文的意思是:有些执大乘空宗一切皆空为究竟理论者,根据这种错误的比量,否定阿赖耶识及一切法的存在,这就违背了唯识宗所依六经十一论的理论,认为智断、证修、染净、因果等全属虚妄。如果说一切皆空的理论能够成立,那世出世间的一切染净因果就不存在了。同时,那些精勤修行、希望成佛证果的人,岂不像是征用石女的儿子去打仗、完全落空吗?总之,以护法为代表人物的大乘有宗以为:作为客观事物的外境是空的,而作为主观的能认识的心识是实有的。而以清辨为代表人物的大乘空宗认为:不仅外境是空,心识也是空的。《成唯识论》卷二曰:清辨计言,若论世谛,心境俱有;若依胜义,心境俱空。由此看来,护法是以万法缘起立法相门,主张因缘所生法为有;清辨是以万法实相立观心门,主张毕竟皆空。 关于当时的空有之争,后世看法不一。法藏的《楞伽玄义》中解释说,清辨破有,护法破空,虽似相破,实是相成,因为相破的结果,益发彰显真空妙有的佛教至理,此说不无卓见。

【眼根】眼根是眼识发生的地方,眼是能见之义。为不可见有对之净色。此为五根之为十二处中的眼处,十八界中之眼界。此是眼识发生的地方,眼识是依于眼根,缘于色境,发生其了别认识的作用。《百法纂释》曰:眼根者,能照瞩一切境之义,梵语斫刍,此云行尽,眼能行尽诸色境故,以远近之境,一目皆见,是名行尽。而翻为眼者,体用相当,依唐言也。此在《大乘广五蕴论》则曰:云何眼根,谓以色为境,净色为性,谓于眼中,一分净色,如净醍醐,此性有故,眼识得生,无即不生。能生识的内根为清净四大所造,名胜义根,是实眼根。而肉眼可见的眼睛,为四大粗色所造,名扶尘根。

【眼识】是五识之一,六识之一,八识之一。以眼根为所依,以色境为所缘,随根立名,而名眼识,产生对色境的了别作用。见《百法明门论》。

【执】指由虚妄分别之心,对事物或事理固执不舍。又称迷执、执著,不知五蕴和合产生人等众生,而妄执人我为实我的存在,为人执、我执或生执。不知五蕴之法乃虚幻不实的现象,而妄执法我为实体,称为法执。以上二者,称为二执我、法二执、人法二执。有部等小乘允许法我之存在,故不断离法执;然大乘认为二执皆空,故断离此二执。对此能执的识体,唯识十大论师的安慧与护法,二大论师主张不同,安慧认为于吾人诸识之中,前五识、第八识皆有法执,第七识有人执,第六识通人法二执;护法则以前五识、第八识为无执,唯第六识、第七识有执。

【执受大种因声】声尘的三声之一。就是由人体所发之声,如口中所发之声,两掌合拍之声,此执受大种因声又称内声。大种即地、水、火、风,众生的四大和合之身,为第八阿赖耶识执持为自体,能使此根身领受所对之境,故曰执受大种。由此所发之声,如口之发声,两掌合击之声,名执受大种因声,此又称内声。参阅声境条。

【习所成种】二类种子之一,为本性住种之对称。即种子由现行的前七识,随所应而色心万差之种种习气,悉皆落于第八识中,更成生果之功能,此称为习所成种,又称新熏种子、始起种子。见《成唯识论》卷二。

【习气】又作烦恼习、余习、残气。略称习。就是我人经常生起的思想及行为,其熏习于我人心中的习惯、气分、习性、余习、残气等,称为习气。如由纳香之箧中取出香,箧内犹存香气;用以比喻虽灭除烦恼之正体,尚存习惯气分。唯识宗以习气为种子的异名,乃现行熏习之气分,具有产生思想、行为及其他一切有为法之能力,含藏于阿赖耶识中。又将习气分为三种,称为三种习气,即名言习气、我执习气、有支习气,见分释条。

【众生】梵语萨埵 Sattva ,旧译曰众生,新译为有情。众生有多义,众人共生之义,如众多之法,和合而生,曰共生;历经众多之生死,故名众生。不名众死而名众生者,以有生者必有死,因赅果故。《大乘义章》曰:多生相续,名曰众生。简单的说,这是生命界的代名词,而以人类为代表。

【众同分】为二十四种不相应行法之一。众者大众,同者相同,分者一部分。意谓与大众相同的一部分,如人与人同,天人与天人同。《百法直解》谓:众同分者,如人与人同,天与天同,彼此相似假立。而《百法纂释》中则谓:言众同分,类相似故,以万物各有同类,有人法之别。人同分有者,如天同分,天与天是一类。人同分,人与人是一类。法同分者,如心同分,以心王心所是一类。色同分,以十一色法是一类。故云依人法假立此名。此即众生的共性或共因。

【救】因明学用的术语,双方辩论时,一方为了成立自已的论点,当一个论据被对方驳倒以后,另举出另外一个论据,此称之曰救。

【救护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修唯识行,十回向位的第一位。此位菩萨,修六度四摄等行,悉为救摄一切有情,令离生死苦,得涅槃乐,曰救护众生。入怨亲平等观,于众生不见怨亲等相,曰离众生相。参阅十回向条。

【第一义谛】二谛之一。即最殊胜之第一真理,为世俗谛的对称,略称第一义。又称胜义谛、真谛、涅槃、真如、实相、中道、法界。总括其名,即指深妙无上之真理,为诸法中之第一,故称第一义谛。

【第一识】阿赖耶识异名之一。八识顺序,由本向末数,此为第一识。

【第七所系】第七末那识,依于为八识而生,且以第八识为缘,如唯识三十颂颂文:随所生所系。即末那依阿赖耶而生,且任运恒缘第八阿赖耶为我,故是随第八所生,为彼地所系也。

【得】二十四种不相应行法之一。得是成就不失的意思,依一切法造作成就者名为得。《百法明门论直解》说:得者,依一切法造作成就假立。而《百法纂释》中则谓:言得者,成就不失之义,谓色心生起未灭坏,是生缘摄,受增盛之因。即凡夫有所得心,三乘有所得果,如得金时,金非时得,金乃是物,得非是金,有名而无实,故云不相应也。所以得即是获得,主体对一定对象特别是与佛法间的关系。

【得道】三乘各断惑证理之智慧,名为道,行三学而发此智云得道。

【理】指道理。即一切事物之存在、变化所准据之法则。此可分成四种:观待道理、作用道理、证成道理、法尔道理。又为事之对称。指万象差别事法之本体,为平等一如之谛理。与理体、理性同义。

【理性】理指始终不变的本具理体,性乃不待其他因缘,无始以来,法尔存在之本具因种。如以无常、苦、空、无我等为一切法共通之理性。

【理在绝言】谓真理超越言语思虑。或谓道理之存在,无法用言语说明。理,为事的相对,为宇宙森罗万象之事法的本体,乃平等一相之理性真如。以其超越凡夫相对性知识,故无法以言语、文字表达。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即同于此意。

【理唯识】法相唯识宗的窥基大师,将诸经论所说唯识文义总摄为五种,称为五种唯识,此为五种唯识之一。亦即经论中成就唯识的道理者。即说唯识转变之理。参阅五种唯识条。

【粗相现行障】十地菩萨所断十重障的第六种。这也是俱生所知障中的一部分,由于执著或染或净的粗相现行,它障碍六地无染净的妙道,入六地时便能永断。由这种因缘,故说入六地时,断除二愚及其粗重,二愚为:一、现观察行流转愚,就是在第五地中,执有实在的杂染行人,现观苦集诸行流转,为有漏染分所摄。二、相多现行愚,就是在第五地中,执有实在净相的行人,因执取无漏净相,多作有相观行,而未能多时住于无相妙观。见《成唯识论》卷十。参阅十重障条。

【虚空无为】唯识宗所立的六种无为之一。虚空非色非心,离诸质碍执著,其性无碍,无可造作,故名无为。这是以虚空形容真如法性,真如法性犹如虚空,历万劫流转,此法性常住不变不改。故虚空无为从观得名,谓由修无我观所显的真理,似虚空之相,离一切色、心等诸法障碍,所以称虚空无为。

【通达位】通达真如之位,又作见道位,为唯识宗所立五种修行阶位中的第三阶位。这是菩萨的见道之位,于十地的初地入心,通达于二空无我之理,此即见道位。有情无始以来,为无明烦恼覆障,因而颠倒妄想,起惑造业,沉缅苦海。自发心学佛以来,历经多劫修行,犹未能认识唯识真实义性。不过,于世第一法的次刹那,于十地的初地极喜地,至此通达真实识性,入通达位,即是见道位。此位所见之道,即二空真如,亦即是唯识实性。《唯识三十颂》第二十八颂曰:若于时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成唯识论》解释此颂曰:若时菩萨于所缘境,无分别智都无所得,不取种种戏论相故。尔时乃名实住唯识真胜义性,即证真如。智与真如,平等平等,俱离能取所取相故,能取所取俱是分别,有所得心戏论现故。

在加行位时,所修的四观四智,以犹带相故,未能实住唯识。而在此通达位,不但所取之境空,能取之识空,即能观之智亦空。而实证此二空境界之智,就是无分别智,无分别智是诸智的根本,故又名根本智。依于根本智,先亲证法性即实住唯识,然后即起有分别的后得智。见道菩萨,即以此二智根本智与后得智,缘真俗二境。

【偷盗】十恶业之一。不与而取,称为偷盗,乃盗取他人财物之意。于身、口、意十种恶业中,与杀生、邪淫同属身业。据六旧《华严经》卷二十四十地品之说,偷盗之罪能令众生堕于三恶道,若生于人中,亦必得二种果报,一为贫穷,二为失财不得自在。见《十不善业道经》。

【顶位】此为修唯识行的四加行位之一,《成唯识论》曰︰依明增定,发上寻思,观无所取,立为顶位。明增,是智慧增长的意思,增长后进一步观察所取境空,修寻思观至此达于绝顶,故称顶位。参阅四加行位条。

【杀生】即杀害人畜等一切有情的生命。为十恶业之一,五戒之一,八戒之一,十戒之一。大乘佛教为避免杀生,而禁止食肉,更进而以放生为其积极表征。不杀生系依慈悲心及避免犯下杀生恶业二理由。大乘佛教特别强调不杀生,成为佛教徒最重要的实践德目。

【教唯识】法相唯识宗的窥基大师,将诸经论所说唯识文义总摄为五种,称为五种唯识,此为五种唯识之一。亦即就能诠之言教,而阐明唯识的意义,即楞伽、华严、深密等诸经所说的唯识唯心之旨。参阅五种唯识条。

【细意识】部派佛教大众部立细意识,《异部宗轮论》谓:大众部主张心遍于身。窥基于《异部宗轮论述记》中诠释曰:细意识遍依身住,触身夹足,俱能觉受,故知细意识遍住于身,非一刹那能次第觉,定知细意识遍住身中。这是从执受上推论出来的。以心为能执受,所执受的是根身,此执受之心,就是细意识。

【略陈名数支】唯识宗所依经论的十支论之一,即《百法明门》,这是略录《瑜伽师地论本地分》中名数,以一切法无我为宗。参阅十支论条。

【粗陈体义支】唯识宗所依经论的十支论之一,即《大乘五蕴论》,这是摄《瑜伽师地论本地分》中境事,而以无我唯法为宗。参阅十支论条。

【动发胜思】三思之一,见三思条。

【掉举心所】此为心所有法中的大随烦恼心所之一。掉举是心不安静,妄动浮燥,障碍禅定。《成唯识论》曰:云何掉举,令心于境不寂静为性,能障行舍奢摩他为业。奢摩他者为止,即是禅定。见《成唯识论》卷六。

【顶位】四善根位的第二位,又作顶法,于动摇不安定的善根(动善根)中,生最上善根之绝顶位,乃不进则退的境界;于此修四谛、十六行相。修至此位,即使退堕地狱,亦不至于断善根。参阅四善根位条。

【惛沉心所】此为心所有法中的大随烦恼心所之一。惛懵沉醉,迷闇不明,障碍轻安和智慧。《成唯识论》曰:云何惛沉,令心于境无堪任为性,能障轻安毗钵舍那为业。毗钵舍那是观,与奢摩他合称止观。此又称定慧、寂照。见《成唯识论》卷六。

【牵引因】唯识宗立十因之一。此为依习气依处而立。有漏、无漏的内种和麦、豆等外种,在未成熟位,牵引可爱或不可爱的遥远之自果,称牵引因。参阅十因条。

【庄严体义支】唯识宗所依经论的十支论之一,即《大乘庄严论》,这是总括瑜伽菩萨一地法门,而以庄严大乘为宗。参阅十支论条。

【密意】隐藏之旨意。即指佛特殊的意趣,此有二义:一、对于佛意有所隐藏,没有把真实含义明显地表达出来;二、佛意深奥细密,一般人难以理解。一般常见者多为第一义。

【捺落迦】梵语 naraka。 音译那落、那落迦那罗柯等。即指地狱,含有闇冥、非行、不可乐之意。据《俱舍光记》卷八载,捺落,译为人;迦,译为恶。人多造恶,颠坠其中,故称捺落迦。或以迦为乐之异名,捺意为无,落意为与,故捺落迦即为无乐相与;或为不可救济、不可爱乐等意。参阅地狱条。

【奢摩他】为梵语 camatha 之音译,意译止、寂静、能灭,为禅定的异名,乃摄心而不被外境所动,远离并止息一切之散乱,使心寂静。此常具观(智慧)并用,称为止观。

【陈那】印度佛教因明论的集大成者,公元五、六世纪时人。据说为南印度香至国人,婆罗门种姓。初习外道教旨,又入小乘犊子部;后来师事世亲论师,研究大小乘佛教;曾自一阿阇梨处受明咒,辩才无碍,折服诸多外道,因与尼夜耶学派辩论而著称于世,于那烂陀寺宣讲《俱舍论》,及唯识、因明学说。曾撰述《集量》。未久,历游南印度降伏外道诸论师,复兴已荒废的道场,常行十二头陀行,示寂于乌荼国森林中的洞窟内。有关陈那生平,另一说以其为南印度案达罗国人,受国王供养,证阿罗汉果,依文殊菩萨之启示遂起兼济之志。师讲说因明论,宣扬《瑜伽师地论》。

陈那于唯识论方面,主张就心、心所立见分、相分、自证分三分,故称为三分家;昔来与安慧的一分、难陀的二分、护法做四分说并称,所谓安难陈护、一二三四。陈那更于因明学方面留有不朽的功绩,集因明说之大成,始创新因明,由九句因,始确立因之三相,改五支作法为三支作法,变古因明的归纳为演绎,造成印度论理学(因明学)划时代的新里程,被称为中世纪正理学之父,或新因明之祖。关于师之因明学著作甚多,《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列有八论,汉译藏经中现存有九部九卷:真谛译《解卷论》与义净译的《掌中论》同本;及《无相思尘论》(与玄奘译《观所缘缘论》同本)、义净译《取因假设论》及《观总相论颂》、施护等译《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圆集要义论》、玄奘译《因明正理门论》。继承陈那因明学说的,为商揭罗主;继承他唯识法系的是护法。

【勒那摩提】梵名 Ratnamati、译作勒那摩提,又译作勒那婆提,意译宝意,中天竺沙门,北魏宣武帝正始五年来到洛阳,奉敕与菩提流支合译《十地经论》十二卷,及《妙法莲花经优婆提舍》一卷,由沙门僧朗、觉意、侍中崔光等任笔受。后又于赵欣宅中译出《究竟一乘宝性论》四卷。据《历代三宝记》载,勒那摩提与菩提留支共译《十地经论》后,以意见不合而互不相访。后来佛陀扇多的弟子慧光,于相州南部弘扬地论,阐扬师之学说,形成了相州南道派;而菩提流支的门人道宠,在相州北部弘扬地论,形成了相州北道派。

【梅光羲】近代著名唯识学家,为杨仁山居士的入室弟子。字撷云,以字行。江西南昌人,清光绪六年(一八八○)出生,光绪二十四年戊戌科举人,以道员在湖北候补,受到总督张之洞的赏识,派遣到日本陆军振武学学堂学军事,毕业后又入早稻田大学习政治经济,回国后任湖北提法司使,入民国后在司法界任职。

撷云早年从杨仁山研究唯识,卓然成家,民国二十年,以《相宗新旧两译不同论》论文,在海潮音杂志发表,深为佛教学者所重视,太虚大师曾作《相宗新旧两译不同论》梅撷芸作《书后》,守培法师亦发表了评论的文章。撷云晚年,在重庆的***司法院任职,战时生活艰苦,撷云居陋室、食粗粝,而手不释卷,忙于佛学写作。民国三十六年(一九四七)病逝,世寿六十八岁。遗留有唯识学著作多种,主要者为《相宗纲要》、《相宗纲要续篇》、《相宗史传略录》、《大乘相宗十胜论》等多种。

【张克诚】民国初年的唯识学者,最早在北京大学及中国大学讲授唯识的人。克诚原名炳桢、以字行。他是四川广汉人,生于清同治四年(一八六五),幼年聪敏,十二岁即读毕六经,二十岁中秀才,以后屡试不第,乃退而学《易》以自遣。他家资富有,在广汉等地设立小学十余所,以提倡新学;并创办小型手工艺工厂以开拓实业。光绪末年,他到北京考入殖边学堂,三年毕业,入蒙古宣抚使姚锡光幕,参与机密。后任大同防护使署执法处处长,日理刑事判决,心理压力甚重,一日偶读《楞严经》,有所感悟,乃弃官不为,返回北京,居广济寺研究佛典,于法相唯识用功特勤。民国七年,以蒋维乔推荐,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开设唯识学课程。尔后中国大学亦开唯识课,由克诚讲授。克诚尝谓:唯识一宗,最盛于唐,自奘基而后,古著不传本国,道绪中寝。明代诸师,间多误解,所差毫厘,谬以千里。民国十一年(一九二二)克诚病逝于北京腾峰寺,享年五十六岁。遗留著作有《成唯识论提要》、《百法明门论浅说》、《八识规矩颂浅说》、《印度哲学》等多种。

更新于:4天前
评论问答